随着全球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DNA 数据存储技术因其超高的存储密度、超长的保存时间和极低的能耗而备受关注。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成功开发的桌面式自动化 DNA 数据存储平台 DNA - DISK,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DNA - DISK 平台的核心在于中合基因自主开发的酶促 DNA 生物合成技术,这一技术具有安全环保、易于小型化的显著特性。在实际操作中,该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所需的试剂种类和步骤数量,使得合成时间大幅缩短。传统的 DNA 合成技术往往需要多种复杂的试剂和繁琐的操作步骤,而酶促 DNA 生物合成技术简化了这一过程,提高了合成效率。同时,该平台整合了热响应琼脂糖封装、焦磷酸测序、数字液滴微流控等多种先进技术,实现了磁性珠液滴的精确控制以及 8 通道多路复用,包括对液滴的分离、混合等一系列精细操作,从而完成了 DNA 从数据编写到读取的一体化功能。
在实验验证中,研究团队将两个文本文件及一段《茉莉花》乐谱成功存储入 DNA,并顺利读取。其中,乐谱文件被转化为 8 个不同的 DNA 寡核苷酸序列,其平均分步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观察到的结果与合成序列完全吻合,这充分验证了该平台的高保真和高准确性。这一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证明了 DNA - DISK 平台的可行性,更在实际应用层面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
据市场调研报告进行披露,从应用前景来看,DNA - DISK 平台在自动化、小型化 DNA 数据存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当前,主流存储技术在面对海量数据时逐渐显露出局限性,而 DNA 存储技术有望成为解决数据存储难题的关键方案。 DNA - DISK 平台的出现,为 DNA 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酶促 DNA 生物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预计 DNA - DISK 平台将实现更高的存储容量和密度,有望超越现有的存储介质,引领数据存储技术的未来。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DNA - DISK 平台可能会在数据中心、档案存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数据存储的困境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其在医疗数据存储、生物信息学研究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支持。